返回

拥有两大神通的我,长生是必然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8章 暂告一段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长生来到村西河边。

    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完全可以透过水面,看到在底下游弋的鱼儿。

    不过从这里肯定是看不出来什么的,陈长生看向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不知名的山间……

    一般来讲,这种小型的河流往往是汇入干流的支流。

    逆流而上,便是寻找河流的发源地。

    顺流而下,便是寻找这河流最终汇入的干流。

    陈长生想了想,还是决定顺流而下。

    想要看水位究竟下降与否,最终还是去水多的地方比较好,这样若是水位有变化,表现的会明显许多。

    “嗖!”

    站在岸边的陈长生,一步踏出,便化作虹光,同水流的方向飞去。

    数日后。

    沿着小小的支流,陈长生汇入了一条又一条河。

    河床逐渐变宽,浩浩汤汤的。

    最后,陈长生停在了一处广阔无比的河岸前。

    “这里便是此处水系的主脉了。”

    陈长生感知了一下周围的水属之气,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自然之境与灵气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水多之地灵气偏水属,密林之间灵气偏木属……

    所谓望气之术,依照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陈长生站在主脉河岸,凝神观察河面之景。

    只见河面上一片繁忙景象,大小船只往来穿梭,船工们喊着号子奋力划桨。

    行人货船争渡,有的货船装满了货物,吃水很深,缓缓前行。

    当然,除去数不清凡人船工,陈长生抬头,空中的密云之间,陈长生可以时不时感知到,修士的遁光从其上飞过。

    此地算是一国江流之中心,一片升腾之象。

    不过……

    仅仅从这些是看不出来水位变化的。

    周围的岸堤不算高,河面与岸堤的距离,在正常的汛期旱季的变动范围之内。

    陈长生站在岸堤之上,也没管周围人如何看。

    在身上施了一个避水术,便一跃跳下岸堤,潜入河面之中。

    先前没有看见陈长生飞到此地的行人,见到陈长生一跃而来,慌忙地喊道:

    “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跳河了!”

    引的许多人来此围观。

    ……

    陈长生潜入河底,手放在河床的泥沙之上,轻轻一点。

    法力透过河底泥沙,层层向下,贯穿数百丈之深。

    随后陈长生收手,低语道:

    “河底泥沙很厚,并且多是同一时间淤积的,这说明……”

    “河水的水流确实一直在减少。”

    这其实是一个地理常识。

    河流在河道上流淌的过程中,会同时出现“河沙沉淀”与“侵蚀”两种行为。

    河水流过,会带走河床,以及两岸周边的泥沙,这便是侵蚀。

    这些被侵蚀了的泥沙,会在河流流动的过程中,因为河流受阻,或者动能减缓的原因,而沉积在河床之上。

    沉积与侵蚀,逐渐形成一个平衡……

    不管水流如何,两者都会永恒存在。

    但如果水流大一些的话,河水流动时,惯性就大,动能就大。

    水流小一些的话,惯性就小,动能就小。

    动能大了,侵蚀就多,沉积就少,河床便会逐渐加深,河床泥沙也会减少。

    动能小了,侵蚀就少,沉积就多,河床加厚……

    而刚刚陈长生探查的结果便是,河底的泥沙很厚,并且都是在近段时间(几百年内)沉积的。

    这说明这片水系,从总体上来看,流量确实是在减少,并非只是某一地的问题。

    只是河流流量的减少,和河床的抬高,形成了一定的平衡,让周围人没有发觉罢了……

    “如此便确定了,河水流量是在减少的,这说明旱灾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早有征兆,慢慢才形成的。”

    “就算有天灾发生,天灾也只是一部分原因。”

    “如果我能找到河水流量下降的原因,并且将其解决,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乃至于消除旱灾。”

    想到这里,陈长生才算微微松了口气。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

    灾劫的发生若是必然,那么能够看到问题所在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只有能够发现问题,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陈长生现在已经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河水流量在减少。

    接下来便是要分析问题——河水流量为什么会减少。

    降雨频率变小,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变多,植被被破坏导致蓄水能力下降。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原因。

    陈长生飞出河面,没有管还围在他刚刚“跳河”的河岸边熙熙攘攘的人群,直接飞到天空之上。

    “此地的水气还在合理范围,并未遭到影

第268章 暂告一段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